从石板古道到盘山公路 往返鼓岭踏古而来、踏古而新

从石板古道到盘山公路 从挑夫轿夫到现代大巴

往返鼓岭:踏古而来 踏古而新

一月樱花开,五月桐花美,六月绣球海……夏日的鼓岭,除了美景,更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清凉。

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期间,在鼓岭生活过的美国友人后代、美国青年登上鼓岭,感受百年前人们对鼓岭的痴迷,追寻鼓岭故事。

从石板古道到盘山公路1.png

1948年夏季,鼓岭山民挑着穆蔼仁家的家具和行李,正在上山。穆海伦怀抱着穆布罗,坐在“山篼”上;穆彼得由白衣年轻女子挑着,篮子上盖着一件风衣(来源:穆蔼仁摄,穆言灵提供)。

他们乘大巴而上,便捷的交通、平坦的山道,让这场重温之旅轻而易举。然而百年前,往返鼓岭靠的是羊肠古道,人们或凭双脚,或乘篼子,靠着挑夫、轿夫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如今,中美青年打量着被岁月打磨的古道,昔日一幕幕仿佛重现。

踏古而来,踏古而新,从石板古道到现代公路,无不诉说着鼓岭故事。

从石板古道到盘山公路2.jpg

鼓岭挑工雕塑(来源:鼓岭管委会)。

洋人上山避暑 古道热闹起来

鼓岭海拔800余米。历史上,从鼓岭山脚至岭顶先后开辟过7条石磴路。其中位于福州东郊鳝溪景区西侧的石磴路,始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这条古道历史上被称为“官道”,全长3000多米、宽1.8米,有3800多级石阶,有的地方陡滑艰险。

古道狭小,交通自然靠的是双脚。为便利外侨上山,一种土制交通工具、叫“山篼”的轿子诞生了,而靠出卖劳力的轿夫也应运而生。

从石板古道到盘山公路3.jpg

▲鼓岭挑夫在崎岖不平小道挑着担去裨益知别墅(来源:裨益知家族)。

鼓岭渐成避暑胜地后,古道热闹起来。每年端午,外侨上山避暑,中秋下山,过着候鸟般的迁徙生活。鼎盛时,鼓岭拥有300多座建筑,日最高人流量达3000人次。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鼓岭乡民开始以轿夫为生,也只有他们熟悉险峻的山路,能有如此高超的扛篼技术。从此鼓岭一带组建起一支为外侨服务的轿夫队伍,前后活跃了六七十年。

据记载,上山前,体壮的外国男子负责把行李物品先运上山。有时他们会雇中国人帮忙抬行李,妇女、孩子及体弱男子则一路坐山篼上山。山篼就是两根棍子穿过一把靠背竹椅,捆结实后即成“轿子”。山篼前后由两人抬着。轿夫一般半夜下山,天明登山,抬着外侨一鼓作气上山,中途不歇。他们明码标价,每人次大约2块光洋。

坐轿子什么感受?民国福州才女庐隐曾描述上鼓岭的感受:“当我们坐着山篼,从陡险的山径,来到这比较平坦的路上时,篼夫‘哎哟’舒了一口气,意思是说‘这可到了’。我们坐山篼的人呢,也照样地深深地舒了一口气,也是说:‘这可到了!’因为长久的颠簸和忧惧,实在觉得力疲神倦呢!”

从石板古道到盘山公路4.jpg

裨益知和鼓岭挑夫(来源:裨益知家族)。

挑夫吃得苦中苦 赚得“第一桶金”

除了轿夫,挑夫也是鼓岭当时“流行”的行当。外国友人迪恩·雷蒙德·柏龄回忆道:在鼓岭居住的时候,上鼓岭以及采购东西都是靠福州当地的挑夫。

据鼓岭老人回忆,村民除了种水稻、地瓜以维持生计之外,夏天多为外国人挑水、倒粪及当挑夫、轿夫赚些钱,补贴家用。

许多老照片里,都能见到挑夫的身影。在原格致书院(今格致中学)校长裨益知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到他步行在去鼓岭的田埂上,而他的身后,中国男人正挑着行李。美国飞虎队成员穆蔼仁曾有一张老照片,照片里,女挑夫挑着篮子,篮子中熟睡的婴儿,便是穆蔼仁的儿子穆彼得,如今鼓岭富家别墅前伫立着一座女挑夫雕像,原型就是这名女挑夫。

几年前,80多岁的鼓岭邮史学家、美籍华人张又新在美国家中发现岳父遗留下的家族史和一本《福州老铺》刊物,意外发现,自己太太的爷爷李森林也曾是鼓岭挑夫。家族史里记载:“福州城外有山曰鼓岭,多外人避暑,需马铃薯颇殷,先严乃于晨光熹微中挑薯登山贩售,自兴春至鼓岭数十里,半为山路,不以为苦,为是者数月……”

挑夫对于上山度假的外侨来说必不可少。根据毕腓力编写的《鼓岭及其四周概况》、后期的《鼓岭手册》与《鼓岭纪事报》记载,每几年鼓岭公共关系促进会都会和挑工组织谈判,商议具体的价格和操作规则。

从古道到最美山道 鼓岭风景近在咫尺

20世纪50年代初,外侨撤走之后,鼓岭挑夫、轿夫几乎成了消失的行当。

随着交通越来越便捷,一条条盘山公路修缮一新,鼓岭美景早已变得“近在咫尺”,福州城里的人们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鼓岭之旅,不仅可以选择自驾、骑行,或乘坐公交、旅游线路直达,还可以踏着古人的脚步,沿古道拾级而上。

有着“最拉风山道”的鼓宦公路,坐车盘山而上,能领略鼓岭绿荫夹道、青山叠翠之美。若是时候正好,还能邂逅鼓岭缭绕的雾海……

只是,当饱经风霜的古道与干净平整的柏油山路邂逅交错,时空转换之间,那厚重的历史,依然轻轻敲打心门,在山风中,让人回味感叹。

鼓岭缘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301264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