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鼓岭圆梦了。”
这几天,回国参加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的“鼓岭之友”张又新收获满满。他说,这次重回鼓岭实现了两个愿望:一是和毕乐华相聚鼓岭;二是收集到了毕乐华外公柯志仁的清代信封。
张又新和毕乐华展示柯志仁的信封。
张又新醉心于鼓岭邮史文化研究,收藏了数百件和鼓岭相关的邮票、邮封等资料,发表了以鼓岭邮票、邮封为线索的“寻梦鼓岭”系列文章70余篇。
“我的鼓岭缘始于福州晚报。”张又新说,他2012年回国时在晚报上看到一篇鼓岭老邮局重新启用的报道,后来又被加德纳夫妇的“鼓岭故事”打动,开启了他和鼓岭的“邮缘”。
12年来,张又新一边寻找、研究和鼓岭有关的信封,一边寻找信封背后的鼓岭故事。这让他收获满满,不仅收集了160多个鼓岭老信封,还认识了穆言灵、穆彼得、林轶南等一批“鼓岭之友”。
古堡别墅、穆家别墅遗址、白云洞、网球场遗址……这是张又新第三次来到鼓岭,和前两次不同,这次他和穆言灵、毕乐华重走了一遍鼓岭,也再一次认识了鼓岭,了解了百年前外侨们的岭上生活。
最让张又新激动的是,他和鼓岭打虎英雄柯志仁的外孙女毕乐华在古堡别墅的相聚。原来,张又新曾收集到多个毕乐华父亲毕理从上海寄给她母亲柯妙玉的信封,此前一直希望能和她见面。
张又新非常想收集一个柯志仁清代的信封,2个月前,他终于从新加坡邮史专家侯鸿洲处得到柯志仁的信封。前几天,当毕乐华看到张又新拿出她父母、外公的信封时,表现得十分惊讶和感动。
记者看到,这是1912年从福清寄给柯志仁的鼓岭红条封,红条封上的字是毛笔字。张又新说,这种红条封很罕见,只有中国人给鼓岭外侨写信才会使用。
在张又新收集的160个鼓岭信封中,还有一个寄给鼓岭的红条封。这是余景陀从兴化圣教医院寄给鼓岭康师姑的清代蟠龙加盖红条封。余景陀曾任兴化圣教医院院长,她的儿子余文光是中国著名的外科医生,女儿余宝笙是全国有名的生化学家和教育家。
余家曾在鼓岭有一栋别墅,位于如今鼓岭梁厝的香悦云舍。此次参加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张又新恰巧被安排住在香悦云舍。张又新说,方寸之间故事多,这是他寻梦鼓岭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