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漳州到华盛顿:一段跨越国界的知音情谊

从漳州到华盛顿:一段跨越国界的知音情谊.jpg

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专场文艺演出结束后,卡纳莱斯和黄奕诚在舞台合影留念。本报记者翟翔摄

“望穿的是时间,望不穿是乡愁,听宜夏别墅里琴声永不休”“隔开的是空间,隔不开的是情厚”……

6月下旬,在福建省歌舞剧院举行的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专场文艺演出已接近尾声,来自中美两国的青年艺术家正联袂演唱《寻梦鼓岭》。

热烈的掌声中,美国歌剧歌唱家卡拉·迪利科夫·卡纳莱斯和台下来自福建漳州南靖县实验小学的五年级学生黄奕诚,不时将目光投向彼此。

“我在美国一直想着你。我希望将来你能去那里访问。”谢幕后,卡纳莱斯俯下身来,告诉黄奕诚。

“我很高兴见到他。我真的很开心,他在慢慢长大,非常聪明。我真的希望每年都能见到他。”当尚未离场的参会代表询问这个小男孩是谁时,卡纳莱斯用中文对黄奕诚说:“你是我的中国朋友,是吗?”

黄奕诚点了点头。

跨越空间、语言、年龄的界限,两人因何而相识?

时间回到2023年5月,卡纳莱斯应邀请,率领5位美国艺术家组成的代表团,访问漳州参加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漳州南靖县土楼景区参观时,与黄奕诚一家偶遇。出于友好与好奇,黄奕诚用英语对卡纳莱斯做了问候。

经过交流,两人十分投缘,互留了联系方式,约定成为笔友,分享彼此的文化并教对方各自的语言。得知黄奕诚的电话手表坏了,卡纳莱斯坚持要买一块新表送给他。

当卡纳莱斯即将登车离开时,黄奕诚拿着一个福建土楼模型赶来,回赠给她,并告诉卡纳莱斯,因为她是一名歌手,希望可以成为她的“知音”。

这是这位正在学习中文的美国艺术家第一次听到“知音”的概念,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她弄清了“知音”的含义。这个古老而美丽的概念打动了她。

一个月后,黄奕诚收到了卡纳莱斯从美国首都华盛顿寄来的信件,里面向黄奕诚介绍了她的家庭、对冰淇淋的爱好、在中国的经历,还询问黄奕诚喜欢什么、“爱不爱上学”。

“我珍惜我们的友谊。”她写道。

“我最近放暑假了。我在学习英语、折纸和练习毛笔字”“上次见面之后,我经常想起您”“您在信中说,会用多种语言唱歌,真是太厉害了”……在回信中,黄奕诚一笔一画写下回信。想起卡纳莱斯提到她在福建和家乡密歇根的森林里听到的蛙声,黄奕诚用绿色的纸折了一只青蛙,附在信封里,寄往美国。

“我希望永远和卡拉阿姨做朋友。互相倾听,互相分享快乐。”他说。

和黄奕诚的交往,给了卡纳莱斯极大的启发。2023年10月,她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认为“对美国和中国来说,首先要从聆听做起”。卡纳莱斯以“中国有个词用来描述最了解你的人:知音”开篇,认为这个词蕴含巨大力量。卡纳莱斯在文中回顾了与黄奕诚的相识与交往,认为他是自己的老师。最后,谈到美中关系,她表示“我们必须把成为彼此的知音当成共同的目标”。

这篇文章,在中美两国引起强烈的反响。

互致新年问候、通视频,一年间,这对跨越太平洋的“知音”的相知与友谊不断加深。

2024年4月,卡纳莱斯在信中告诉黄奕诚,夏天会来中国。此后,黄奕诚一直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已经十点多了,你要早点休息。”卡纳莱斯和他的小“知音”依依惜别。她赠送了黄奕诚一个从美国带来的书包,里面装有她精心挑选的笔记本、T恤衫和零食。而黄奕诚则带给卡纳莱斯水仙花陶瓷摆件和漳州特产的茶叶。

“听了卡拉阿姨的演唱之后,我感觉特别震撼。感觉她特别了不起!她的歌声特别美,中文歌也唱得非常好。”黄奕诚说,要好好努力,像卡拉阿姨一样,当一个优秀的人。

据了解,卡纳莱斯将于7月底再次访问漳州。这对“知音”将第三次见面。他们都期待着。

作为卡纳莱斯2023年访问漳州时的翻译,漳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国际交流科科长卢美莲一年来,帮助翻译黄奕诚和卡纳莱斯的往来信件,也在这个过程中,深受触动。她说:“有幸见证小奕诚和卡拉之间这份真挚的情谊,这并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故事,我感受到温暖人心的民间交往的深厚力量。”

鼓岭缘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3012648号-2